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新快报】广州慈善指数全国第二 为什么说是实至名归?(2)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2019-10-161081

80岁高龄的王颂汤仍奋战在公益一线。新快报记者 郗慧晶/摄

徐靓。凌玉芬/摄

“母乳爱”志愿队队长徐靓

“新事物出现时,老百姓不是去尝试‘挑战’,而是乐于见到”

是郑子殷的同行者之一,还有镶嵌在广州公益地图上灿若星辰的近万家公益机构创始人——梦响汇公益的音乐人王厚明、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李晓辉、心海榕心理成长团队于东辉……信手拈来,不胜枚举。他们是广州公益界的中流砥柱,无一不是借重自身专业优势,锁定目标不遗余力提供优质服务。

公益群像中每一个个体,看似都是“小我”,但他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合力谱写慈善之城的光辉篇章。

“金话筒”用母乳诉说爱

戴上耳麦,调校音频设备,全国金话筒主持人徐靓录起节目来行云流水。摘下耳麦,步出播音室,她又有另一重身份——志愿者、母乳爱志愿服务队队长。

很难想象,一滴母乳,能凝聚一群爱心“奶妈”,更重要的是,还能代表新生宝宝,倡导广大母亲正视母乳喂养,建立宝宝们的免疫屏障。

中国第一家母乳库设立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而001号母乳捐献者,就是徐靓。2013年,徐靓初为人母,作为高龄产妇,她在怀孕期间开始看书学习母乳喂养的知识。她还得知,神奇的母乳可以用于临床治疗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等重症患儿。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当时人们对母乳喂养有许多误区,很多人用奶粉代替母乳,更谈不上捐献了。敢为人先的徐靓当即决定为母乳库捐赠母乳,顿时引起极大关注。

公众聚焦下,徐靓利用自己的广播节目和新媒体渠道组建“母乳爱”志愿服务队,动员更多妈妈捐赠母乳。母乳爱从成立以来,每年会举行一次“快闪”活动,每年的地点都设在广州人流最旺的商场、景点。每一次活动,都有上百名婴儿乖乖依偎在妈妈怀里吮吸母乳,以此倡导社会各界尊重母乳喂养行为,促进公共场所建设舒适的母婴室,保障母乳喂养。

800间母婴室结束妈妈“尬哺”

2013年至今,徐靓和她的志愿团队策划了200多次公益行动,推出了100多场内容涵盖科学育儿各个领域的母乳爱公益课堂,几万名街坊进入课堂免费学习。全国各地有1000多位志愿者加入服务队,还有志愿者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志愿妈妈捐献超过100万毫升的母乳,救治了200多位重症宝宝。

不得不提的是,2016年,母乳爱联动广州市妇联和新闻媒体共同发起“寻找羊城最美母婴室”活动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至今为止的三年间,母乳爱已经配合市政府推动广州建立了800间母婴室,建设公共场所母婴室也首次写进广州市政府报告,成为政府推进的十大民生实事。如今,商场、客运站、地铁站、公园内,都设有母婴室,为带孩子外出的母乳妈妈提供方便。

“广州是特别包容和实在的城市,每一次有新事物出现的时候,老百姓不是去尝试‘挑战’,而是乐见新事物成长,我觉得广州很多公益组织,都是在这种敢为人先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比如我们母乳爱志愿服务队,正是在广州对公益机构的支持中,让我举起手中的麦克风,让更多妈妈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和科学育儿的知识。”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老会长王颂汤

“一个城市形象不是靠高大建筑,而是靠爱市民的行动来积累”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老会长王颂汤,是新一代公益人的榜样。

老先生已经80岁高龄,神采奕奕地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正午阳光从他身后的玻璃窗照进来,染在白发上,留在微偻的背上。

他是广州公益圈里备受敬重的“老会长”,毫不夸张地说,不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下简称“恤孤助学会”),未闻创会者之一“王颂汤”的人,十有八九,是刚上路的公益新人。

恤孤助学会累计募捐善款超1.8亿元

恤孤助学会成立于2004年,是南粤首家民间慈善社团,从厅级干部岗位退休后的王颂汤,即是恤孤助学会召集和创办人之一。“一个城市最好的形象不是靠高大建筑、而是靠爱自己市民的实际行动的积累,这样才能让人民从心里尊敬你和真正爱你。道德可以弥补财富不足,而财富永远不能弥补道德缺陷。”他如是描述“二次创业”的心路。

从花园酒店洗手间后的一个隔断,到环市路上一套由民居改成的办公室,老先生带领团队一手募捐,一手布施,迄今,已签约无偿资助广东36个县(区、市)31579名孤儿和贫困学生,每名3000元(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新助学项目增加到每人资助4500元);至2019年9月累计救助2498名重症贫童,发救助款3631.5万元;累计募捐善款超过1.8亿元。

15年,老先生不仅未领取过任何报酬,还常倒贴退休金行公益事。15年,走过多少山路,看望过多少困境中的孩子,谁也数不清。

80岁高龄,他仍不顾劝阻,在腰椎盘突出手术两个月后拄着拐杖、绑着护腰,与志愿者一道下乡探访。信宜、湛江……跋山涉水不辞劳苦,只为给贫困学生一个读书的机会,一个可期的未来。

“成立恤孤助学会是向民间求助、向苦难施救。我们希望担起桥梁的作用,连接受助者和施助者,让帮扶行为在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下进行。”他说。

做公益事业,任何时候钱的事情都要能说清楚

恤孤助学会成立的时候,王颂汤才65岁,照片上的他腰板挺直,剑眉朗目。

王颂汤见证过许多看似平凡的广州人,不求名利、不求回报,十年如一日奉行善举。“恤孤助学会里有一个普通志愿者,每次救病童筹款拍卖会时,总是出钱出力,拍下拍品后又把拍品捐出去。在公益项目需要资助时,还从企业家丈夫手上,劝募到大笔款项,用到我们的公益项目中。”他白发苍苍,笑得却像孩子一样,“2012年6月,有一则《凌志哥8000元助流浪汉手术》的新闻引起全城轰动,全城媒体都想寻找这位好人,找了很久,却不得所踪。”老先生停顿片刻,拍手笑道,“他呀,其实是我的一位朋友。有一天晚上他找到了我袒露心迹,说‘救人出于本能’,希望我能转告媒体,结束关于自己的话题。”

王颂汤说,选择做公益事业,无论机构还是个人,都要干干净净,任何时候,钱的事情都要能说清楚。“只有这样,人家才放心把钱捐给你。”

“近年来,广州一直为建立慈善之城而行动,慈善便成为它性情中愈发重要的一环。除了政府的重视,还有这个城市孵化出的许多‘好人’‘榜样’,带领民间慈善不断向外释放。”他说。

恤孤助学会和如今在这里工作的每个人,都像老先生最宠爱的孩子,对这些孩子,他最大的期望是保有公平、公义之心,为求助者伸张并实现其应有的权利。

对自己,他也有心愿——做个永不退休的公益人。

很多人说,广州是一座热情的城市。但几代公益人不约而同地描述,广州最重要的性格是温情,正是这种融入城市血脉的柔软与大爱,黏合着一座城的每一个人,共襄善举。

原文链接:http://qing.xkb.com.c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newsContent=1148948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