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吃饭只能吃半碗,现在能吃一碗了!”几天前,刚刚出院的婷婷向记者兴奋说道。从2岁发现患上先天性神经纤维瘤脊柱侧弯到今年14岁脊柱恢复直立,婷婷和妈妈何春妮都如在梦中。
5年前,何春妮带着戴着头箍的女儿在街边售卖彩泥玫瑰自救引起广州爱心人士关注,经媒体报道后,经过多次手术,婷婷终于重获“新生”。“滴水之恩涌泉报”,5年来何春妮带着女儿做永生花被恤孤助学会多次义拍,为病童筹得10多万元善款。
何春妮说:“我发了一个誓愿,只要恤孤助学会还在办义拍会,我们每年都会做永生花义拍。”
孩子从小患病,清洁工妈妈苦苦支撑
故事要从14年前说起。
婷婷一家是广西南宁人,14年前,婷婷出生了,然而一家人却开心不起来。她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漏斗胸,凹陷的胸口几乎可以塞下一个鸡蛋。等到2岁时再次就医,便被确诊患有先天性神经纤维瘤脊柱侧弯。在医生的建议下,幼小的婷婷戴上了矫形支具。从此,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婷婷都戴着僵硬冰冷的支具,背部皮肤时常会被磨得溃烂出血。
长期为女儿治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丈夫在婷婷4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从此何春妮成为了一名单亲妈妈。作为一个收入低微的清洁工,春妮只能自制吊环、“单杠”等帮助婷婷锻炼,维持身体机能,延缓病情恶化。
2015年婷婷9岁时,病情已危及生命,再不进行手术,弯曲的胸椎就会压迫她的心肺,造成呼吸衰竭。春妮咬牙决定带着女儿和不多的存款,来到广州求医。看到医生把8颗钢钉和一个大铁环“头箍”打到婷婷的头上时,她的眼泪一直在流:“这些钢钉比钻进我的心里还疼”。
为了筹钱给女儿治病,春妮甚至与婷婷爸爸对簿公堂:“现在他已经结婚了,但没给法院判决的6万元,已经上了失信黑名单……”
带着头箍女儿卖花自救,母女俩终遇好心人
面对完成整个治疗需30-50万元的手术费用,何春妮没有放弃,而女儿也对她说:“我想自己救自己。”
婷婷虽然身患重病行动不便,一双小手却没有受到影响,平时在家玩黏土打发时间,经过小手一捏,就能把玫瑰花做得活灵活现。于是母女俩在病房制作彩泥玫瑰,做好之后,戴着“头箍”的婷婷便跟着妈妈在附近售卖。
“刚开始是在南宁老家卖,经常一天下来都没有人买,还有人质疑我们是骗子……有一天卖了10元,婷婷饿了吃了粉花了8元……”谈起当年的这一幕,瘦小黝黑的何春妮却心情平静,“好心人还是有的,刚开始我们在打印店打印‘卖花救女’的故事时,就有一位好心人打电话过来表示要买花……”
彼时,春妮把这些经历都写在了微博里,没想到却被爱心人士发现了。“有一个人让我做1000朵寄到马来西亚,我和女儿就做了,还贴了2000元邮费寄过去,没想到后来那位好心人真的在当地帮我们卖了出去,给我们送来了1万多元。”她说。
母亲带着戴着头箍的女儿卖花自救,很快这个故事也引起了媒体的报道。很快,“头箍女孩”的故事不胫而走,也让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认识了这对坚强的母女,决定和广东电视台为婷婷发起了公益筹款活动,2015年就筹得45,187.8元,帮助婷婷完成了第一期手术。
手术后婷婷体内安装了两支可调节的钢条来固定脊柱,随着身体长高,每年都要回到广州通过手术来调节钢条,相关费用也是靠卖春妮和婷婷捏制手工花积攒下来的。
知恩图报,捐出手工花却成拍品助病童
故事并没有这么结束,相反,受助之后,春妮母女俩却一直想着感恩。
2015年11月,刚做过第2次手术的婷婷执意坐着轮椅赶到恤孤助学会“救病童”拍卖会现场,把亲手制作的玫瑰花送给该会老会长王颂汤,而王颂汤决定将这朵花作为0号拍品,无底价拍卖,将爱心延续。最终,婷婷的拍卖品以3万元被拍下送给王颂汤。后来,王颂汤将玫瑰再次拍卖,又拍得1.68万元。
从此,婷婷成为“救病童”慈善拍卖会的常客,不管有没有做手术,身上是否穿上支架,只要她没有住院,都和妈妈带着璀璨的永生花来到拍卖会现场。刚开始是普通的手工花,后来母女俩做起了价值更高的永生花。从2015年起,这些手工花一次一次在义拍义卖慈善会上被善心人士拍走,至2018年共筹得12.1万,帮助了6名像婷婷一样需要救助的病童。
而春妮成了恤孤助学会的一名志愿者,不仅常常捐出自己微薄的钱支持其他正在筹款的病童,还积极劝募,让亲朋好友为公益出力,志愿者群里总少不了她活跃的身影。
意外之喜,最近一次拍卖帮了自己
时间一晃而过,2019年,婷婷将迎来最后一次手术,然而,命运却与她们开了一个玩笑。
“本来我们加入了一个公益组织的公益项目,他们可以给我们这种病情资助10万元,但没想到原本有我们的资助名单却莫名其妙没有了。”春妮说,当时她们手头上有5万多元存款,她想着靠自己的力量能给孩子做完手术,没想到事与愿违。为了不增加爱心人士的负担,春妮一度想放弃最后一次手术。
不过,2019年这个特殊节点也被广州的爱心人士记在心里。对于当年婷婷并未准时回到广州复诊,他们一直在关注着。在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恤孤助学会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
“去年我和婷婷跟往年一样带着永生花来到救病童拍卖会,在现场我们被恤孤助学会告知,这朵花义卖后的款项将捐给婷婷做手术。我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就哭了……”回忆起这一幕,春妮眼角又泛起了泪花。最终,这朵花的义拍创了记录,拍得5万元。
今年,恤孤助学会再次发起网络募捐,又为婷婷筹得45688元,而此前曾两次拍得何春妮和婷婷手工花的刘佩华家庭听说婷婷的近况后,再次捐赠10万元。再加上爱心人士捐赠的2000元现金和3000元转账,这次手术共筹得200688元,基本解决了这次手术的全部费用。
手术后成功出院,她们许下毕生誓言
筹足了手术费后,今年8月,在婷婷完成考试之后,她就来到广州。8月7日晚上7时许至次日凌晨,手术经历了约6个小时。8月20日,她出院住进了远洋宾馆。在获悉她的故事之后,这里将为她免费提供住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捐款的爱心人士外,在婷婷本次手术期间,恤孤助学会志愿者黄海燕和欧韵琳轮流到医院送汤送饭给婷婷母女,并一直关注婷婷的治疗情况。在紧张的手术过程中,欧韵琳更是一直在线陪伴着春妮。
婷婷出院后,她特意折了一罐千纸鹤送给刘佩华夫妇,而刘佩华夫妇更是给她送来了一件小礼物。此外,恤孤助学会老会长王颂汤也专门送了一只运动手环给婷婷,希望能为婷婷的健康护航。
8月22日,春妮和婷婷从远洋宾馆又来到了志愿者黄海燕的家里。此前5年,每次来广州,她们都会在这里留宿。对于这个家,她们感觉分外亲切。
“每次婷婷来广州,我们都会帮忙接送,但婷婷妈妈经常不想麻烦我,有一次到了地铁里才跟我说,还被我埋怨了。”黄海燕笑着说,5年前,她听说婷婷的故事后回家跟父母说起,听说她们没钱住宾馆之后,海燕的父母提出住自己家的想法,于是每年,这里都变成了婷婷母女俩的家。今年上半年,海燕的父亲去世了,去世前他还交代海燕,一定要帮助婷婷治好病。8月20日婷婷出院的前一天正是海燕父亲的冥诞,她祝祷时告诉父亲,父亲的这个心愿终于完成了。
出院之后,春妮和婷婷也做了一个决定:只要恤孤助学会还在办义拍会,她和婷婷就会一直参加,每年都会制作永生花供义拍会拍卖,救助更多病童。
如今,14岁的婷婷已长得亭亭玉立,她希望自己开启新人生的同时也会长成一根树干,长出枝叶帮助更多人。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松 通讯员 梁栋彬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叶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