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陪伴计划乐器坊启动仪式暨“玩乐课”
晃动时有巨大轰隆声的雷音鼓、能模仿海浪声音的海洋鼓、发出类似蛙鸣声音的蛙鸣筒……
338件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特殊乐器,令音乐陪伴计划乐器坊成为一个人人艳羡的乐器宝库。
这批四处搜罗的小众乐器来之不易。“这批乐器得到了恤孤会和渠道拓展诚信专项基金的大力支持,我们在四月份疫情逐步缓解的时候,开始构思音乐陪伴计划的乐器采购。”星海音乐厅副主任王冬云介绍,“如何为孩子们买到适合的优质乐器,我们花费了很多心思,团队都很投入。”
星海音乐厅副主任杨震忍不住悄悄透(xuan)露(yao),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我偷偷去玩了一下,每件乐器发出的声音都特别纯正。作为录音师,当中很多乐器,我们平时也只是在编曲软件的音色库里面听到过,特别是一些小件乐器,我还是第一次见!”
在玩乐课上,郑哲佳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了这批难得一见的乐器。
原来,雨声、雷声、蛙声,也是音乐!
在接下来广州交响乐团首席定音鼓张立德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渐入佳境,共同演奏了几首曲子,还有两个孩子被张老师点到台上solo了一小段。
“孩子们完全不懂乐器,但表现得竟然这么好!”张立德老师好像比家长们还开心,“不一定要求他们学会技术,但是他们能感受音乐,领略音乐或更多的艺术门类,就很棒!”
打击乐器是一种讲究节奏的乐器。在他看来,节奏是人与生俱来的,每个孩子都能掌握,只是需要有人引导他们发现,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走路、说话、写文章,都有节奏,慢慢体会了,他们就能进入音乐这个世界。”
他希望,除了音乐厅,家长、社会各界都能一起合力,用音乐来陪伴孩子们,让音乐成为丰富、滋养他们心灵和生命的力量。
“走进交响乐·相约音乐厅”普及音乐会
“不来音乐会,你们可错过了一个亿”
一直都很飒的广交指挥景焕,在这场音乐会上“兼职”主持和讲解员,风趣、幽默的表达跟她的指挥水准一样令人惊艳。
她向孩子们介绍了乐团的组成有弦乐组、木管乐组、铜管乐组、打击乐组,详细介绍每一种乐器的特点,相应的乐手就会show一小段音乐,引发孩子们热烈的掌声。
当她介绍场上乐手用到的小提琴,最贵的价值近一个亿时,孩子们惊叹不已,而她随即的一句“不来音乐会,你们可错过了一个亿”,让大家捧腹大笑。
轻柔的、欢快的各个声部的音乐在音乐厅次第响起,当长号乐手俏皮地来一段“新闻联播”音乐,孩子们乐了。这还不止,还有“喜羊羊”“祝你生日快乐”以及熟悉的苹果手机铃声,观众席上传来会心的笑声。
原来,音乐一直都陪伴在生活的左右!
每一首曲子,都经过精心挑选,颇有含义。
致敬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的《命运》第三四章,圆号嘹亮响起时,正如景焕所说,光明顿现,希望在眼前。正如经历了疫情严冬后,迎来的春天。
场上延续不绝的掌声,是孩子们听懂音乐涵义后的回应。
犹记得去年的星海音乐厅一次音乐工作坊上,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在主题演讲中强调音乐的功能——服务(service)。
无论是“音乐陪伴计划”,还是“走进交响乐·相约音乐厅”,都延续和展示了这种公益性、服务性。
无论是特殊孩子,还是普通孩子。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
因为有了音乐,在这个充满爱的世界里,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