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秋天退去,寒冷的冬天已来临,MOart团队依然在忙碌中。多年来,MOart一直致力于支持乡村学校艺术教育。除了坚持将项目做下去,我们也希望项目能够做得更好更深入,因而从未停止探索和优化的步伐。
历经半年时间,通过问卷调研、电话访谈、线下交流等方式,经历了数据采集、整理、分析、报告撰写等流程,2020年MOart绘乐盒项目调研终于在众人的努力和支持下完成。
下面和小MO一起来看看《2020MOart绘乐盒项目调研报告(简要)》吧~
绪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美术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为培育出同时具有丰富创新力、人文精神、高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学生。但在这种趋势下,处于边缘地带的乡村美术教育依然薄弱,缺乏课堂教学实践的合理规划,从而导致乡村美术教育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从而离美术教育的目标相差甚远。
MOart Program是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爱童行专项基金联合爱心企业共同推出的乡村学校艺术教育公益项目。自2010年启动至今,MOart着眼于乡村美术教学,从一个小小的绘乐盒入手,从捐赠美术室到乡村艺术支教,从资助学生到培育老师,一步步改变乡村教育的思维模式。
目前MOart Program项目设计共有四个阶段,分别为:
第一阶段:美育普及环节。通过发放绘乐盒让乡村学校能上一堂完整的美术课。MOart Program针对乡村学校专职美术教师严重不足,而兼职美术教师又往往不具备美术基础,缺乏美术教学经验,以及乡村学生缺少美术绘材等问题,专门设计的针对三至五年级的绘画综合教学包——MOart绘乐盒。MOart绘乐盒包含教师教程,学生教程,以及教程所配套的绘画材料。MOart绘乐盒每年一次通过当地教育局发放到三至五年级美术教师和学生手中,作为补充教材进入当地乡村学校日常美术课堂,有效解决了教师不会教、学生无绘材的教学难题。截至2020年10月,已有47,436份绘乐盒被送到374所乡村小学师生手中。
第二阶段:人才发现环节。每年一次面向使用MOart绘乐盒的乡村师生举办“MOart作品选”,挑选优秀学生及其指导教师参加夏令营。
第三阶段:人才晋升环节。每年一届举办MOart艺术夏令营,根据对象不同分为学生班课程及教师班课程。教师班课程包括绘画技能训练和美术教学实践能力提升课程。希望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美术素养和充分掌握美术教学能力,提升他们使用绘乐盒教学的积极性,从而应用到乡村学校的美术课堂。学生班课程分为普通创意激发课程和专业培养课程,也涉及艺术相关,如音乐、舞蹈等体验课程,力求在课程设计方面兼顾乡村儿童的身、心、智、技能的全面发展。
第四阶段:人才培养环节。通过MOart夏令营甄选部分艺术天赋较明显,又有明显意愿希望在美术学习上更进一步的乡村学童,进入“Future Artist筑梦计划”人才培养环节。进入“Future Artist筑梦计划”的学生将获得每年的集训机会,冬、夏令营以及在地集训。集训课程注重学生美术基础能力的训练,以及艺术鉴赏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Future Artist筑梦计划”的乡村学生的艺术培养一直持续到其大学毕业。
MOart期望逐步探索和建立完善有效的项目方式。值此之际,拟通过本次MOart绘乐盒项目调研,针对信宜市(2016年起发放绘乐盒至今)乡村美术教育现状、绘乐盒项目投放成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MOart项目在乡村美术教育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促进乡村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
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主要以MOart绘乐盒项目参与情况为主体,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式访谈两种方式。
在问卷调查上,一方面面向信宜市乡村教师进行线上问卷派发,共回收了3,388份问卷,问卷回收率达到100%,没有无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共达到100%;另一方面面向通过绘乐盒参加未来艺术家计划的信宜市学生,通过面对面交流方式获取信息,因此样本数量有限,共回收了11份问卷。
在结构式访谈上,面向信宜市乡村教师、各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小学校长等对象开展、拟定访谈提纲,与被调查对象进行电话访谈,来了解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共回收20份访谈材料。
1、信宜市乡村教师样本基本情况
表2.1(a) 信宜市乡村教师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面向教师的调查,覆盖了信宜市19个镇,在性别比例分配中,女性占比较多为70.1%;在年龄分布上,40-45岁的人群样本最多,占样本总量的22.1%,其次是36-40岁,占比为19.1%;在受教育程度上,占比最高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约51.6%;从教时长中占比最多的是10年以上,约71.3%。
参与过(三、四、五年级的课程均参与过至少1次)MOart绘乐盒项目的教师比例是27. 8%,未参加过但有意愿参加的教师占比是72.2%。另外,调查发现受教师资源影响,大多乡村教师均是兼任多个科目,教学任务较重。
本研究所抽取的样本充分体现了信宜市乡村教师的基本情况,覆盖城镇范围广,性别分布女性较多,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整体教育水平均在本科以上,从教时间长,兼任科目多。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本研究所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2、信宜市学生样本基本情况
表2.2 信宜市乡村学生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面向使用过绘乐盒信宜市学生的调查,主要通过面对面交流方式获取信息,学生来自不同镇的三至五年级,男女比例为8:3,这些学生通过绘乐盒项目参加未来艺术家计划,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MOart绘乐盒项目中
1、 信宜市乡村美术教学环境尚处于中等水平
本次研究通过对乡村教师调查问卷所收集的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2、六成教师绘乐盒的使用情况良好
表3.2 信宜市教师使用绘乐盒的情况
3、开展效果整体良好
表3.4 绘乐盒被闲置的原因
绘乐盒项目在信宜市开展效果良好,得到了教师的一致肯定,教师普遍认为对教学很有帮助,对绘乐盒材料满意度高,同时也获得了学生群体的热烈反馈,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多种学习方式、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等三维目标,但目前教师跨学科教学实现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使用原因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是绘乐盒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新颖,设计创新,能够最大效度地实现美术课程的目的,同时在使用绘乐盒能提升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对美术课程的兴趣和动手能力。而在不愿意使用的原因方面,主要包括缺少美术教学经验,无法有效地利用绘乐盒;教学负担过重,无暇顾及。同时在绘乐盒改进方向,大部分教师认为是课程内容设计、外观包装。
近九成信宜市乡村教师对绘乐盒项目的满意度整体较高。多数学校均积极投入使用绘乐盒,八成的教师赞成使用绘乐盒用于美术教学中,且后续会主动申领、继续参加绘乐盒项目,可以看出信宜市乡村教师对绘乐盒项目均持肯定态度。
5、未参加过MOart项目的教师的声音
未参加过MOart项目的教师群体中,主要是通过微信群、腾讯公益绘乐盒募捐项目得知MOart项目,近六成有听闻过MOart项目但对项目了解不深,近九成的教师从未参加过MOart项目的相关活动,对绘乐盒项目了解也并不深,但有九成教师表示愿意参加绘乐盒项目。
图4.1 学生使用绘乐盒上美术课的频率
本次调查面向使用过绘乐盒的信宜市学生,通过面对面交流方式填写问卷,具体结论如下:
三是在绘乐盒材料使用程度上,所有学生均选择了会全部使用到,只会剩下一小部分。结合教师问卷分析结果,六成教师选择了材料能物尽其用,与学生问卷分析结果一致,表明绘乐盒材料数量设置合理,能够达成最大程度的使用。
对策建议
1、 创造良好美术教学环境,完善政府政策支持体系
本次调研中可以发现MOart项目在信宜市“落地生根”,取得乡村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不仅仅依靠的是绘乐盒项目课程、材料、内容设计,项目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教师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认可、当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领导的支持。信宜市美术教育思想意识观念尽管尚未达到最理想状态,专业教师缺乏,兼职教师居多,美术教育课程与学校领导、教师绩效评价不挂钩,学校领导工作繁忙无可奈何,教师忧心于语数英主课考核,美术教育课程实施常常被居于末位。
2、构建良好培训体系,提高乡村美术教师专业素质
一是开展不定期的短时培训,注重对现任乡村美术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学习机会以及和城市优秀美术教师的共同学习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尽快提升个人的专业水平,培养美术特长突出的人才。
三是激发美术教师的科研精神,让乡村美术教师和城市美术教师联手,共同进行美术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共同的课题,在教育科研的合作中,逐步增加个人的创新精神,也提升了大部分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3、优化绘乐盒项目设计,配套项目线上线下教学指导
在地区差异性上,提高对地区差异性的关注度,因地制宜开展绘乐盒项目投放工作。在调查中发现不同镇的绘乐盒使用情况、开展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开展绘乐盒投放时,要关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美术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多渠道开展项目宣传运营,丰富美术教学资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