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广州日报】慈善人人可为 爱心汇聚“奇迹”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2021-12-221509

广州众多企业、个人投身公益慈善 让公益慈善行为更具有可持续性

      过去提及公益慈善,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善长仁翁、富商巨贾。但在广州这座“慈善之城”,有一群人正在用实践证明,慈善人人可为,而人人慈善,也可为人人带来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益慈善,可以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在连接不同的个体,珍惜每一个个体和社会的价值,同时也在塑造出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他们当中,有的十年如一日聚焦公益慈善,17年来踏足广东36个县(区、市),和志愿者叩开4万多户困难家庭的家门,说明助学的来意;有的带领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助残服务,关注乡村振兴,不断推动社会建设;还有的走访了400多家企业,鼓励大家参与慈善,同时也走进一线,了解社会真实需求,把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身边的企业家朋友们……

  在他们看来,自己不过是这座城市的普通一员,但平凡如斯,亦能汇聚善举,见证公益慈善的“奇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杨欣、林琳

  图/受访者供图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创立者王颂汤

  善意无分贵贱 公益慈善需要大众参与

  王颂汤曾是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2004年,他和老朋友创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助学会)。这些年,他带领恤孤助学会筹措社会捐款逾2.33亿元,签约资助了广东34324名孤贫学生,救助重症病童3473名,举办冬夏令营、改造乡村学校、美术和体育支教、节日慰问等成长关怀项目,资助性支出1.86亿元。

  20年前,王颂汤是大型国企的当家人、广东省政协委员、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在一次少年犯管教所视察中,他和正生产编织袋的少年们交谈,少年们有问必答。但问到出去后干什么时,孩子们都沉默不语。之后,还没退休的王颂汤每年通过希望工程结对资助农村孤儿,寒暑假去看望或带他们来广州,了解他们的困苦,并萌发了创办慈善组织的想法。

  2002年准备退休,王颂汤决定“再就业”,邀约11位老朋友发起设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设计了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他参加了整整57次家访核查,按住一宿和三餐共130元的出差标准,来回路上吃干粮,和志愿者叩开一间间泥砧茅屋的门,走进门后发生的故事,核实情况,将筹来的善款送到孩子手上。

  这17年来,他没领取过工资和任何报酬,会里外寄的大信封都是他的“老东家”弃用的。他平时的草稿、便签用的是一面打印过的纸张、包装纸等,必要的工作接待自己付费,还把退休金捐出来,至今每天坚持朝九晚五上班,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考勤统计的志愿服务889天。

  “都说明天会更好,但这些孩子的今天怎么过,我们要先为今天奋斗,才有明天,不能只说好话安慰。”在他看来,这些困境儿童需要的是针对性的资助。但要筹这一笔钱,并不容易,而善意无分富贵贫贱,捐赠万元,还是一元,含情量都是一样的,公益慈善事业,需要普罗大众的参与。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