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发起人之一、老会长王颂汤安详辞世,享年87岁。
在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公众号的悼文中,诸多公益同行人留言怀念与王颂汤的交集。在留言里,王老会长是公益人的精神榜样,也有人因该会的活动成为志愿者。还有曾受资助的学生留言:“12岁时,那一句‘我来帮你’,那个在我记忆中温暖和蔼可亲的王爷爷一直在我心中……那束光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时光,也照亮了我的一生。”“很感谢读书的时候你给予我的帮助和资助,让我现在也能自食其力,力所能及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感谢您的大爱无疆。”
2024年5月,王颂汤在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成立二十周年感恩联谊会上,对社会各界二十年来对恤孤助学会的关注与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羊城晚报资料图
2002年,刚退休的王颂汤和12位老朋友一起“再就业”,创立了南粤第一家民间慈善团体——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助学会”),并于2004年2月16日登记注册。“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把好事做好”,这是王颂汤发起创建恤孤助学会的初心。
王颂汤视诚信如生命,恤孤助学会制定了关于捐赠、资助、财务等59项制度。自创立以来,恤孤助学会便承诺,创会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财务收支完全公开,并欢迎社会各界查询、检查、监督。“诚信是民间慈善团体的生命,只有不断地把一件件好事做成做好,才能积累诚信,赢得公众的认可。”王颂汤曾在采访中说。
2023年,王颂汤曾对记者说:“实实在在地说,我心里头就是想着钱。”他对捐赠款项和去向数据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他知道,救助重症贫童、助学,每一项工作开展都离不开钱,承载着捐款人信任的恤孤助学会要把这些捐款精准地用于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为确保慈善款能够精准地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他拖着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身体,腰绑固定带、手拄拐杖,奔波近千公里,对贫困学生逐户家访核查,足迹遍及广东省境内的43个县(区、市)。
2023年3月,王颂汤(画面中拄拐者)和志愿者们一起到湛江进行访贫助学行家访核查。羊城晚报资料图
“总想着钱”的王颂汤,对自己却是抠搜的。2024年5月,记者曾在恤孤助学会的办公室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家具。原来,是创会之初,王颂汤从旧仓库淘来几个文件柜,一直用了下来,办公室里“20岁”的沙发也早已“起了皮”。
在王颂汤的带领下,恤孤助学会的志愿者从最初的2名发展到4800多名,累计募款3亿元,资助了广东省43个县(区、市)的40955名孤贫学生,帮助他们实现了上学的愿望。同时,王颂汤积极推动重症贫童救助项目,让5491名重症病童得到救治,重燃生命的希望。
从恤孤助学会筹备之初,羊城晚报便与该会结缘,并在2004年5月于头版报道了恤孤助学会“耐人寻味”的诞生。多年来,羊城晚报与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同行,是该会、也是王颂汤与其公益事业的记录者与见证者。
2024年5月,在恤孤助学会成立20周年的感恩联谊会上,王颂汤对社会各界20年来对恤孤助学会的关注与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这20年见证了‘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他表示,过去20年,恤孤助学会本着“把好事做好”的原则,用工匠精神深耕慈善的一个细分领域,做好、做精、做极致,探索中国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之路。这条道路,后浪们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2025年1月,王颂汤在春节前夕,通过恤孤助学会的视频号为大家送上新春祝福,并对捐款人们表示感谢。他在视频中回忆,他于2024年6月发起了恤孤助学行的“一起捐”,有7万多朋友响应,捐款超150万元;2024年恤孤助学会新增资助学生1870名,841万元的资助款在年底已全部到位。
在这条视频中,王颂汤还讲到,2025年,恤孤助学会计划在3-4个地区开展助学,预计新增助学1500-2000名学生,需要募集善款700万元-900万元。“我们在享受亲情的快乐时,有些贫困学生可能已经在担心下学期开学时的钱从哪里来。只要我们不要忘记他们,我们还要继续尽我们的努力,尽可能给他们一点帮助。”
或许王颂汤老会长离世时,还带着这份惦念。这份惦念,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同行者们会继续放在心里,用热情和行动把“好事做好”。
文 | 记者 高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