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走访困境家庭、与学生交流,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那些因疾病、失亲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的孩子。ta们可能住着简陋的房屋,但家中贴着满墙的奖状;ta们帮忙分担家务,但也依然保持对学习的渴望。这种场景让我深刻感受到:公益不是抽象的“帮助”,而是具体到帮助一个人的命运改变。 志愿者填写家访核查表格 过去我以为公益是“强者帮助弱者”,但活动中一位志愿者的话点醒了我:“我们只是用已有的资源,去弥补社会偶然造成的不公。”这种视角让我学会以平等的姿态参与,而非居高临下的怜悯。 志愿者合影 对比受访学生的坚韧,我反思自己常抱怨的“烦恼”何其微小。公益不是单向付出,也是一种自我教育——教会我知足,也更懂得“责任”。即使只能帮助一个孩子,或参与一次志愿服务,都可能成为ta人生命中的转折点。这种“蝴蝶效应”让我不再以“能力有限”为借口逃避。活动中我了解到,许多困境儿童因信息闭塞无法获得帮助。这让我意识到,传播公益信息和理念,呼吁身边人关注,同样是重要的一环。 志愿者合影 恤孤助学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见了社会的裂痕,也映出人性的光。那些孩子的笑容让我相信,公益不是改变世界的壮举,而是世界被一点一点改变的过程。正如特蕾莎修女所说:“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但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 爱与希望是照亮前行路的一道阳光,希望的种子已在这个温暖的春天播撒在遂溪的乡土之间,期待各位爱心伙伴与我们结伴而行,连缀起困境学生夜空的璀璨灯火!诚邀各位爱心伙伴扫描下图二维码,加入月捐,与我们一起好事做好,让爱与希望生生不息! 温馨提示:如对口资助学生,因腾讯公益平台仅显示捐赠人微信名,完成捐赠后,敬请在后台进行实名登记,或联系资助业务部告知捐款信息(见下文联系方式),以便核对和日后安排反馈学生资料。后台实名登记方式:在腾讯公益“我的”-“捐赠票据”进行公益事业捐赠专用收据开票申请。 有关项目详情或了解对口认捐事宜,欢迎添加恤孤助学会资助业务部微信(13822279353)详询。
撰稿:李嘉萱 编辑:王萌洁 审核:林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