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至20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助学会”)联合信宜市思贺镇中心学校、合水镇中心学校、新宝镇中心学校、平塘镇中心学校,开展了MOart Program(以下简称“项目”)2024-2025学年绘乐盒(美术工具包)入校回访活动。
2024年11至12月,项目为茂名信宜市、湛江市徐闻县7个乡镇的90所小学发放了11,999份绘乐盒,并为121名乡村美术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同时与云南、四川、重庆三地机构合作,向11个机构的师生发放了345份绘乐盒,并组织20名乡村美术教师参与线上绘乐盒培训。截至2024年12月31日,项目已累计惠及乡村学生81,348人次、乡村美术教师2,021人次。入校回访旨在评估绘乐盒在当地美术课堂应用效果及项目执行情况,自2017年起每年春季学期开展。本次活动以“追踪实效、优化服务、共育未来”为目标,深入思贺中心小学、思贺大榔小学、合水中心小学、合水第一小学、新宝中心小学、平塘中心小学6所学校,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及问卷调研,系统评估新版MOart绘乐盒的使用效果,助力乡村美育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观察:绘乐盒激活乡村课堂

在合水中心小学四年级(3)班的美术课上,教师陈剑锐正带领学生们用绘乐盒中的水彩笔和绘画本创作“我的书包”。陈老师表示:“绘乐盒的到来缓解了美术工具短缺的问题,许多孩子的作品从以往的只有黑白线条,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喜爱的书包,有的为水杯设计保温口袋,有的贴上方便查阅的课程表,课堂上满溢着创作热情与无限想象力。来自新宝中心小学二年级(3)班的几名学生也在课后兴奋地分享道:“我已经用绘乐盒中的彩笔画了好几幅画了,我放学后一有时间就会画画!”
分层访谈:直面需求,精准优化

活动期间,团队访谈了10名乡村教师及9名学生。教师普遍认可绘乐盒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但也提出部分材料消耗较快、部分课程与校本教学内容衔接不足等问题。学生则对盒中多种多样的美术耗材表示喜爱,尤其青睐黏土和水彩笔,但同样希望“颜色更多,分量更足”。此外,乡村兼职美术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这一现状再度引起了工作人员的关注,项目团队将结合此次调研情况,尝试对乡村教师培训及绘乐盒课程进行调整与优化,正如合水镇中心学校的黄文敏老师在访谈中提到的:“我们希望绘乐盒的发放、以及教师培训的开展,都是能成为老师们开展教学的助力,而非变成额外的负担或压力。”
数据驱动:为美育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本次回访共回收教师听课记录12份、教师访谈记录11份、学生访谈记录8份。活动结束后,项目团队对调研数据进行梳理分析,为后续项目执行提供了优化方向:一是优化耗材配置,增强教学适配性;二是探索提供课件、教学视频等标准化课程资源,降低教师备课压力;三是强化教师培训的实践环节,提升课堂转化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力。调研反馈将作为新一年项目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匹配乡村师生需求提供科学支撑。
未来展望:从“输血”到“造血”的乡村美育探索

此次回访进一步验证了MOart绘乐盒的实用价值,也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项目将继续联结各方合作伙伴,致力于搭建乡村美育资源平台,推动“工具+培训+交流”的全链条支持模式落地。项目团队表示:“我们始终坚信,绘乐盒的发放只是起点,期待通过更有针对性的资源支持,让美育更贴近乡村生活,让更多乡村孩子领略到艺术之美、放飞想象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