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专项基金
【新快报】冬日煮暖 | 2023新快报爱心团年饭送出情义与温暖
  • 所属项目:天天公益 -> 媒体报道2023-01-033047

岁月不居,真情不移。12月29日一早,黄埔大道羊城创意园智酷车间外,十多名志愿者到岗待命,为2023“新快报爱心团年饭”前期筹备工作做最后冲刺。9时许,一辆辆货车驶入园区,志愿者排成一列,卸货、搬运、行动有序且火热。正午,将用于慰问特需家庭的爱心盆菜、米油礼包、新春福袋都顺利“归位”,等待自己的新主人。

“我们又见面了,看见你真开心。”家住越秀区大东街的卢大姐热情地与许久不见的云姐互打招呼,前段时间因疫情居家许久,再次相聚,她俩格外亲热。“你也是参加‘爱心团年饭’活动吧?好期待!”不多时,来自广州各街区的家庭代表纷至沓来,他们互道“安好”,共聚一堂,提前团年。

下午2时30分,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州市妇女联合会、广州市慈善会指导,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广东新快报社、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举办的2023“新快报爱心团年饭”依时启幕,风景秀丽的羊城创意园,时隔一年再次上演四方大爱汇聚,施与受都是温暖的感人场景。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黄亦菲,广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艳林,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专职编委许志权,广东新快报社总编辑冯树盛,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梁栋彬及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宣传部高级经理兼系统团委书记何文健,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李学东,广州多满分食品集团副总经理邵军华、业务总监李敏等嘉宾,与十余个公益机构负责人、三十多个家庭代表同堂相聚,辞旧迎新。


■现场嘉宾为特需家庭代表派送迎春大礼,同声高呼“情义广州,温暖团圆”。




用心用情,聚福聚礼而至

12月29日上午,为特需家庭准备的盆菜和年货“福袋”、优质米油相继送达活动地点,来自企业的十多名志愿者早早到场,有序组织爱心物资卸货、分装、封口、贴箱。

新快报爱心团年饭公益活动到此刻,已走过11个年头。而在第十一届“爱心团年饭”中出现的志愿者、爱心企业、公益机构等,均是温暖年味的“烹煮人”。“很开心参加这么有爱心、有意义的活动。”中国银行广东分行、多满分集团等企业志愿者忙得汗流浃背,却始终笑容满面。为了办好本次爱心团年饭,企业出钱、出力参与活动前期筹备,还派出志愿者团队全程配合,当起了“跑腿员”“搬运工”。

仪式即将开始,欧阳振源和王宇两位企业志愿者脚不沾地地搬运礼包、整理场地,“予人幸福就是温暖自己,付出一点体力,算不辛苦。” 振源和王宇几乎同声。


■活动组委会为爱心企业与公益机构颁发感谢状。



排除困难,关爱不会缺席

实际上,早在11月,本届爱心团年饭筹备工作便已经展开。近两年,疫情给筹办爱心团年饭线下团聚带来重重困难。“要将如篝火般温暖的团餐,散入万家灯火。”新快报总编辑冯树盛在致辞中深情道,过去11年来,爱心团年饭的活动不断扩大到不同困难群体,将流浪人员、失独家庭、单亲特困妈妈等纳入关怀家宴。虽然“家庭成员”越来越庞大,但11年前首度举办爱心团年饭的情景仍值得回味。“再次衷心感谢和新快报一道共襄善举的活动组委会成员,感谢爱心企业有呼有应,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流浪人员、困难家庭送出一餐温暖的团年饭、让他们在身处逆境的当下,仍能够品味情义广州。”

“做一两件善事并不难,但坚持11年为困难家庭送团年饭,真的不容易。”广州市政协委员、公益律师郑子殷又一次友情出任“主持人”,他感慨道,能为独具广州味道的新快报爱心团年饭出一份力,深感欣慰。




齐心协力,给年饭“添硬菜”

从2018年开始,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就一直支持“爱心团年饭”的举办,并无偿提供可口可乐作为赠送困境家庭的大礼包之一。该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李学东告诉新快报记者,持续参加爱心团年饭活动,通过帮助更多人去传播温暖,影响更多的爱心企业、志愿者参与和加入进来,就是太古可口可乐一直想做和在做的事情。他还表示,太古可口可乐一定会支持“爱心团年饭”一直办下去。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对爱心团年饭的支持已持续多年,努力促成“爱心团年饭”成功“开席”。何文健说:“每年这个时候很高兴能来到这里,看着这个熟悉的场地、感受现场有爱的氛围,我们有幸参与其中,与有荣焉。”

2023年的“爱心团年饭”,最大的不同是又有新鲜力量加入到公益这个大家庭中:广州多满分食品集团提供了200多份盆菜大礼包,并且已全部配送到本次活动的受助群体家中,为他们新年的餐桌添了一道“硬菜”。“今年是我们参与‘爱心团年饭’的第一年,只要以后有需要,我们会一直支持参与。”广州多满分食品集团业务总监李敏说,这次活动中,她亲自跟着社工爬楼上门送菜,感触颇多,“都是正能量,也认识了很多和自己一样热心公益的同路人。”

疫情期间,快递站人手不足,货送不过来,多满分企业得知有两户位于南沙的困境家庭没收到爱心盆菜,相关负责人马上安排了新盆菜,连夜送到慰问对象手中。“以为错过今年爱心团年饭,没想到企业的志愿者将爱心盆菜送上了门,特别惊喜。”地贫女孩晓彤感动地说。




感人一幕 | 受助家庭代表上台: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下午2时许,黄女士早早就到了黄埔大道羊城创意园的智酷车间。作为受助家庭的代表,得知自己要上台发言,黄女士有点紧张。“很感谢你们对我们母女的关注和帮助,因为女儿要上网课,就没有来,她还记得这是曾经在许愿瓶活动中帮她圆梦的叔叔阿姨,让我一定要代她好好感谢。”黄女士说,前几天已经收到了这次“爱心团年饭”活动送来的预制菜大礼包,看着包装盒上的各种好菜,母女俩没舍得拆包装,直接放进冰箱冻了起来。“女儿说,要留着这个盆菜过年的时候吃。”黄女士笑着说。

“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我不太会说话,但新快报和这么多爱心企业、机构,让我们真的感觉到很温暖。”生平第一次登台、第一次开麦讲话的黄女士很紧张,但仍大声重复,“谢谢,谢谢。”


■受助家庭代表黄女士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发言,她连声感谢社会各界给予家庭的爱。



可爱瞬间 | 全场最小嘉宾:有可乐喝,我喜欢!

“阿姨,这个可乐我可以喝吗?”一句稚嫩的问语,从略带调皮表情的小兵口中问出。得到肯定的答复,他马上请爸爸帮忙开罐,嘟起嘴巴品尝可乐,开心之余还不忘用他的方式表示感谢,“阿姨,你最漂亮了!”这个可爱的孩子,是到场最小的嘉宾,今年只有三岁。

“我在广州干环卫工,有六年了,老家在湖南永州。”小兵爸爸说,除了小兵,自己还有一个10岁的女儿,但女儿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这段时间跟奶奶回老家办证件,没办法带到活动现场。小兵爸爸说,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好在工作稳定,生活也过得有盼头。“广州有很多社工,会经常帮助我们,比如周末的时候前进街道社工站会安排大学生给我女儿补课。”小兵爸爸说,广州的温情,他这六年来感受至深,这也是他愿意留在广州,为这个城市奉献微薄之力的重要理由。

能来参加“爱心团年饭”活动,小兵爸爸既觉得新奇也十分感动,他坦言“总是被关注,总是被温暖。”活动结束后,小兵看着爸爸大包小包十分吃力,便自告奋勇地挺着小胸膛,主动帮爸爸抱起了一箱可乐,爸爸见状,赶紧从他手中接下,又给了一些轻的东西让他帮忙,父子俩高高兴兴离开会场。


■主办方领导情真意切的致辞和祝福,引来台下一片掌声。



■小兵靠在父亲怀里,对着镜头比出各种开心手势。



盆菜入户 | 爱心盆菜送上门,献给抗疫中最棒的他们

“好丰盛的盆菜啊!”12月20日,8岁的莫欣妍从爸爸手里接过装有鸡翅、元贝、海参的饭碗时,热腾腾的饭菜氤氲香气,使她垂涎,不禁发出感叹。

同一天,前进街社工服务站里,社工站主任陈汉萍和几个社工一起,忙着切配菜、调味道……社工服务的孤寡老人当中,有部分长者不便烹煮爱心盆菜,为此,社工代劳,亲手做羹汤送给服务对象。

12月29日,重症患儿愉快品尝爱心团年饭盆菜、社工热火朝天做菜、送菜的一幕,通过视频呈现在第十一届爱心团年饭启动仪式现场。除此之外,视频镜头里,亦呈现着来自广州各处的社区家庭,围炉相聚,一片温馨的快乐场面。

事实上,早在爱心团年饭启动仪式前的一周,新快报记者和爱心企业多满分集团已兵分多路,给重症病童家庭、单亲特困妈妈、城市流浪人员等特需群体家庭代表,送去了爱心盆菜,让大家提前体会新春的温暖和快乐。据了解,有不少家庭刚“闯”过新冠病毒的挑战,在康复期间,他们迫不及待打开了美味盆菜,品尝美食。大家纷纷表示,尚未过年,已能感受到每份爱心盆菜的祝福和关爱。




患儿之家 | 提前开煮团年饭,奖励配合抗疫的宝贝们

12月19日上午9时,新快报工作人员和多满分志愿者的送货车缓缓靠近广州小家公益位于越秀区的伟博助医小家,车上装载了9份爱心盆菜和可口可乐。

“哇,我第一次吃广式盆菜!”患儿莫欣妍的爸爸莫德富作为家长代表,出门接收由新快报工作人员送去的新年礼物。据莫爸爸说,孩子们早就听说有爱心盆菜送上门了,他们从一早就翘首以盼,不断在小家微信群询问:“盆菜送到了没有?”

盆菜收到了,小家的大人和孩子都一片欢呼,大家还决定,不等春节了,提前烹煮部分盆菜,提前团年。

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家此刻不能聚在一起,围炉吃饭。莫德富告诉新快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小家的家长和孩子都小心翼翼应对新冠病毒,尽可能足不出户。但是,由于身患重症的患儿抵抗力低下,有部分孩子“阳”了。但是,仍有部分孩子没有感染病毒。

为了保护其他患儿不受感染,只能分餐,由其中两位妈妈负责烹煮盆菜,分装,逐一端到各房间,给宝贝们品尝。“虽然不能聚餐,但家长们都希望,用一顿盆菜,犒劳最近自觉配合防疫,把自己保护得棒棒的宝贝们。”

“好丰盛的饭菜呀。”因为正在生病,最近莫欣妍胃口不算太好,爸爸给她夹了海参和莲藕,她吃得津津有味。“孩子患有神经母细胞瘤,因为疫情缘故,疗程拖延了。不过,宝贝表现得很棒,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目前我们父女都平安。”

在新冠病毒面前,同样表现出坚强的,还有9岁的梓琪。“梓琪的新冠抗原已经恢复阴性了,但前段时间发低烧,她的味觉可能受了损害,吃饭常常感觉口淡。”尽管如此,她依旧吃了两大碗菜肴。“妈妈,盆菜的味道真鲜美呀。”妈妈单丹看着开胃的女儿,心情亦大好。

小家管理员李姐感慨地告诉新快报记者:“很高兴看到新快报的爱心团年饭活动把他们记在心上,在春节前把关怀送到。”她介绍,今年非常特别,广州正处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发病高峰,目前有8个家庭住在越秀区的“小家”。为了继续维持治疗,大家2023年的春节仍然会留守广州,等待年后住院。而这段时间,暂住小家的家庭都特别棒,互助互爱,特别有凝聚力。“相信大家都能平安度过这个疫情。我们常常鼓励家长和宝贝们,一定要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健康团年,健康迎接新的一年。”李姐说。




环卫之家 |  “有人记得我们,这顿饭吃得特别暖心”

12月20日上午,前进街社工服务站里,主任陈汉萍和几个社工一起,有模有样地烹煮团年饭。“我们要加一些素菜,煮好后送到一些环卫工和孤寡老人家里给他们。”陈汉萍说,考虑到环卫工工作忙,没有时间,而有的孤寡老人也很难自己开火,他们就把菜做好送过去。幸好,“爱心团年饭”的预制菜里还有配送的锅,煮热就可以了,一顿像模像样的大餐分分钟搞掂。

“听说给我们送好吃的来了,我特地请假赶回来。”环卫工梅姐笑着说,自己是广西人,来广州干环卫工很多年了,一家五口人靠着她和老公干活挣钱养家,但近几年因为疫情影响,老公的运输业务赚不到什么钱,反而是梅姐的工作稳定,撑起了家中的大半边天。中午一进家门,梅姐就闻到了预制菜的特殊香气,再一看到满满一锅的鲍参翅肚,这些更是他们平时从来没吃过的“好东西”。“有人记得我们,这顿饭吃得特别暖心。”梅姐笑着说,家里有两个孩子,都还小,平时每一分钱都要省着用,因为他们在广州上学需要不少钱,而到了过年,老公会带着老人孩子回去老家,只有自己留在广州干活,这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暖心年夜饭的机会,其实并不多。“不管过不过年,广州都需要环卫工啊,总得有人要留下来干活。这顿暖心饭,就当是我们全家提前聚在一起过年啦!”梅姐笑着说。

当天中午一起收获温暖的,还有阿红和她11岁的儿子。阿红是重庆人,七八年前独自带着儿子来到广州,一直做着环卫工的工作,多年来两母子相依为命。看着满满一大盆的预制菜,阿红有点傻了眼:“这里面好多菜我都没吃过也没见过,叫不上名字呐……”看着儿子吃得开心,阿红又欣慰地笑了,不停往孩子碗里夹着菜,让他多吃点补补身体。儿子没有广州户口,在广州上学学费不菲,阿红一个人的工资交完孩子的学费,还要负担房租水电和生活开销,着实捉襟见肘。“钱要节约着用,要不都怕供不起孩子上学呢!”阿红说,年前收到这么好吃的预制菜,感觉特别温暖。因为疫情原因,阿红打算和儿子留在广州过年。“不想到处跑了,还能多干点活,总是收到这样的温暖,也想为广州多做一些。”阿红说。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黄亦菲(左)为广州多满分食品集团送出书法作品。



■新快报书画院联动广东书法名家手书真品。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专职编委许志权(右)代表主办方为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送出书法作品。



■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严蓉 潘芝珍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 ☆   推荐专项基金   ☆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