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由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以下简称“蝴蝶助学”)组织的第三届应急安全公益夏令营温暖启程。16位远道而来的贵州台江民族中学高中生与5位广州的大学生志愿者,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助人的热忱,共赴这场意义非凡的“生命守护者”养成之旅。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暑期活动,而是一次知识赋能、技能加身、心灵联结的深度公益实践。在专业救援队讲师的引领下,青少年们共同学习应对突发意外的关键技能,亲身践行“助人自助”的公益理念,让安全的种子在心中扎根,让友谊的桥梁跨越山海。 一天的高强度学习与实践,浓缩了应急安全的核心精华:青少年们系统学习了水上安全与防灾避险知识、止血、包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法)以及心肺复苏(CPR)等应急安全知识。 (滑动查看)同学们认真学习应急安全知识 下午的实操环节是真正的“硬核”考验。 纱布、三角巾在手臂上缠绕,从生疏到熟练,青少年们认真练习着止血包扎,力求覆盖完整、加压适度。 CPR(心肺复苏)与AED、心肺复苏是训练场上最紧张也最专注的时刻。青少年们分组在人体模型上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每一个步骤都关乎生命的希望。 (滑动查看)同学们分组练习心肺复苏、包扎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刻苦练习和专业指导,绝大多数青少年们成功通过了严格的技能考核! 他们不仅掌握了动作要领,更深刻理解了在“黄金救援时间”内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滑动查看)通过考核的青少年们获得证书 夏令营的核心魅力,远不止于技能学习。 城市学员系统学习应急知识,未来有能力将所学带回社区、校园;贵州学员则带来了乡村的视角和需求,让城市伙伴更直观地理解“乡村儿童应急安全支教”的深远意义。这种知识的传递与接收,正是“助人自助,双向赋能”理念的生动写照。 “原来急救技能这么重要,以后遇到紧急情况,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不再只是害怕和打120。”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杨同学说道。 “和贵州的同学一起学习,才发现我们关心的事情、面临的挑战其实有很多共同点,友谊很珍贵。”蝴蝶助学志愿者秦乐霖说。 刚从湖北恩施心理夏令营归来的大学生志愿者唐琪媛,这次又马不停蹄投身应急安全训练。她动情地说:“下乡支教常会遇到突发状况,这次学的止血包扎、CPR技能,既保障团队安全,更为紧急时刻助人——这才是真正的助人自助!” 同学们结下深厚的友谊 【场地支持】 广州市荔湾区党群服务中心 【应急安全支教讲师、助教】 虞敏、余颖、谭婕、文树川 谭晓露、霍云鹤、唐若玲 魏洁玲、周燕红 【蝴蝶助学志愿者】 秦乐霖、唐琪媛、蔡晓慧 刘孝贤、陈锡强、陈瑞玲 张雪欣、郭雪敏 编辑|郭雪敏 审核|张雪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