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美小屋爱童行儿童全面性教育项目自2022年9月启动以来,截至12月31日已有29位老师给学生带去了169节性教育课,影响学生9,286人次。为回顾项目历程、总结项目经验及成效,本会联合项目试点所属的教育局召开了2022年项目总结会。
2023年1月10日,项目总结会以网络会议的形式举行。本会项目人员、教育局德育股干部、试点学校对接人、项目讲师等40人出席会议。
会议上项目人员从项目过程、师资队伍建设、授课情况、授课反馈、社会认可等方面对项目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
会议还公布了《性教育讲师激励机制》,并表彰了2022年表现优异的项目讲师。其中28名讲师获得荣誉证书、24名讲师获得性教育教师学习用书、11名讲师获得性教育桌游,此外所有项目讲师均获得6本性教育绘本。
项目讲师在参与项目过程中也经历心态上和能力上的变化,其中不乏有值得借鉴的工作方法、经验和感受,会议邀请了项目试点学校的讲师陆老师和程老师进行了分享。
PART-1 陆老师 “从事校医工作20多年,平时也开展生理卫生健康宣传等相关工作,因而工作上有接触到性教育。这些孩子虽然也可能懂得一点关于“性”的知识,但是更多的知识其实是不懂的。在没有加入成为性教育讲师前,我对于性教育的理解也没有那么详细,也会担忧向这些小学生去讲解这些知识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讲解那么详细?在参加性教育项目培训后,我觉得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社会,孩子们会在网络上接触到比较多信息;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如何保护和爱护自己,难以区分哪些事情是危险的,哪些事情是安全的;因而开设性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9月份开始,我一共上了15节性教育课;我不是班主任或授课老师,为了做好控场,我在上课前会做很多准备,比如备课、提前设计课堂小游戏、准备故事和手工礼物等等,15节课下来效果都挺不错的,特别有成就感。” 通过开展性教育课堂,陆老师跟学生建立了深厚友谊,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和喜爱,陆老师看到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来保护自己,由衷地感到幸福和满足。 PART-2 程老师 “我觉得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并着手去做这件事情,甚至带动更多的人来一起做这件事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项目开展的短时间内可能难以有显著效果,从长期来看,效果可能会超乎想象,很多教育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作用的。当形成了一个正视性教育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会很全面。 下面分享一些在授课过程中掌握的经验: 第一,对学生和授课内容越了解,上课就越要根据学生的状态调整授课形式,比如学生已经上到第五、六节课了,状态已经比较疲劳了,可能课堂就不适合再安排大范围走动的游戏,最好在座位上进行小范围互动。当学生状态不好的时候,通过互动和提问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比较躁动的时候,课堂氛围要冷静一点;相反,课堂氛围比较冷的时候就要让课堂热起来。 第二,课堂互动要多给平时上课不认真或者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更多关注和表现机会,给学生更多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这种积极影响会延伸到学科课堂。 第三,教师本身对于性教育的看法和理解会影响课堂的效果。如果教师认为性教育是科学、严肃、认真,能够以平常的心态去教授课程,那么学生便会知道他所在学习的是科学的科普类知识。如果教师自己不能放开心态也容易影响学生对于性教育的认知和态度。” “恤孤助学会和老师们对项目付出了许多努力,制度完善,课程系统有条理,还有奖励的机制等,相信这些措施都可以让本市师生受益匪浅。项目在本市有6所小学共29名老师参加,在这个学期里出色完成授课任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建立对自己身体的自信,在遇到与性有关的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并让学生更好认同自己,学会与别人和谐相处。”他还表达了对项目和老师们的认可,并期待项目接下来让更多师生受益。
过去的一年,项目经历了比以往更多的变数和挑战,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并在过程中越发坚定“为更多孩子的第一节性教育课连线”的信念。
会议最后,项目人员也向大家介绍了2023年项目初步规划,希望推动性教育普及,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性教育的机会,给予学生科学和健康的性观念、性知识,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学会保护自己,助力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
婷美小屋爱童行 儿童全面性教育项目 2021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学校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的性教育提出了明确规定;同时,高发的意外妊娠与流产、性侵害案件频发、性传播疾病低龄化、网络社交软件带来性风险等社会现状,使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幸福成长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威胁。 在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为回应儿童对性教育的迫切需求,本会与广东省部分市(县区)教育部门合作开展婷美小屋爱童行儿童全面性教育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西安市光源助学公益慈善中心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项目通过赋能学校教师,提升教师开展儿童性教育的意识与能力,掌握使用标准化课程包,为小学的学生提供系统的、优质的、全面的性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性教育知识、性健康水平,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助力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