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概况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简称恤孤助学会)乡村学校艺术教育项目MOart Program(简称MOart项目)致力于改善乡村学校美术教育环境,支持乡村美术教师成长,助力乡村学生享受美育。8月1日-8月8日,MOart项目举办的以“我的自然朋友”为主题的2025MOart夏令营活动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展。本次夏令营共有来自信宜市、阳江市阳东区46名乡村学生和13名美术教师、陪同人员,10名恤孤助学会志愿者参加。
活动由恤孤助学会主办,阳东区妇女联合会(简称阳东区妇联)协办,EPO时尚集团作为支持单位,为活动提供资金、资源支持。
二、活动内容和开展情况 2025MOart夏令营将参营师生分为三个班,结合师生的不同情况设计了丰富且多元化的课程。 快乐大象(学生)班的课程以自然体验、创意启发和情感表达为主,结合本次夏令营主题“我的自然朋友”设置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希望通过课程引导学生与自然真实对话,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创造力。 跳跳松鼠(学生)班的课程结合自然生态的奥秘,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通过动手创作立体作品,为自然生灵赋予拟人化的角色和故事。课程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构思和灵巧的双手中,变得充满奇思妙想。 翩翩蝴蝶(教师)班的课程从乡村美育背景出发,直面乡村美育资源有限的现实,理论课堂教学紧扣“因地制宜”的核心,启发教师们深入思考:如何将身边的自然物,化作课堂创意。此外,还特别融入了心灵疗愈、风景写生等实操环节,让参营教师在艺术的浸润中梳理情绪、探索自我,在创作中获得的觉察与宁静将成为ta们未来理解与关怀学生心灵的珍贵养分。 师生集体课程与本次夏令营主题呼应,以祖国山河为鉴,以自然材料作为材,结合师生们的丰富想象与在营期间的体验,携手共创三十米长的《共绘母亲河》和一个个可爱、生动、独特的《手作—朋友》。 除了艺术课程,本次夏令营还组织大家参与了茶文化体验、蜂蜜水果茶制作、梦幻泡泡水仗赛、泥地足球体验、夏日电影观赏、小径湾海边体验等活动,拓宽参营师生的视野,丰富参营师生的活动体验,触发更多与自然的链接,激发师生的创意。
三、活动成效 (一)美育启蒙与艺术素养提升 本次夏令营参营学生为恤孤助学会助学项目阳东区受助学生和2025MOart作品选获奖学生。夏令营通过多元化的艺术课程与实践,激发乡村师生对多种感官的艺术兴趣,培养基础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学生们在采访中分享道,“来到这个夏令营,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大家一起上美术课,印象最深刻的课就是拿植物去做动物。”“老师教会了我如何用花草把一个普通的帆布袋做成美丽的袋子。”“我觉得最满意的作品是自由创作——在户外,按照自己心里和脑海中的想法画画,譬如我们可以把蓝色的天空看成紫色,不用遵从我们的传统方法来画。” (二)跨学科学习激发创造力与抗逆力 夏令营安排了艺术课堂、自然体验、团队比赛等主题活动,引导师生从艺术视角观察和感受自然,建立与自然的链接,通过多样的体验式活动拓展思维,增强师生的内心力量,强化情绪情感的表达与艺术表现。 “大自然是美好的、平静的、和谐的,让人感觉到治愈!我用莲蓬和松果做了一只在云朵上哭泣的小蘑菇,让我觉得大自然的东西无论再零碎都可以拼成一个新的个体。”一位学生说道。“我印象最深刻的课程是做父亲山,我做的每一个山都代表着父亲的不同情绪。”另一位学生说道。 “我觉得这次夏令营课程可以用三个词形容:一是创意,我们不单坐在教室听理论,还能走出去体验生活中带来的不一样的美;二是童真,我们有参与泡泡打水仗和泥地足球赛,感觉自己回到了孩子的时光;三是放松,来到这里没有任何压力,边玩边学,这里没有评判的声音。”乡村教师分享道。 “我觉得今年夏令营的主题‘我的自然朋友’,既有自然的部分,又有艺术的部分,艺术本身是具有疗愈性的,而自然又能够给我很多启发,通过艺术的方式告诉孩子:通过自然,通过绘画的过程来扫去我们心中的灰尘——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在自然中都会给我们答案。”授课老师梁镇兴分享道。
四、经验、建议及改进 (一)提升活动带领工作技巧,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本次夏令营存在部分游戏体验活动带领进程不理想的情况。夏令营邀请了具有教师背景的志愿者参与,能顺利完成入营第一课、认识大海等安全教育活动,但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志愿者带游戏活动时经验不足及部分活动没有排练,导致活动现场出现较难活跃氛围、参与活动人员组织较为混乱等情况。改进建议如下: 1.精准招募设计。 发布志愿者招募时,可以搭配夏令营亮点图(如泥地足球、泡泡游戏等艺术与乐趣结合的照片),突出活动特色,吸引关注,筛选有活动带领经验、具感染力的志愿者,强化团队活力。 2.分工与能力适配。 提前根据工作人员、志愿者的性格和特长分组,让外向型人员负责游戏带动、创意策划等工作;内敛细致的人员聚焦安全、物料管理等工作。 3.活动演练。 活动开展前需要由带领者彩排演练,促进带领者在演练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在活动中把握关键要素,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二)尽早确定活动场地,关注筹备细节。 本次活动场地确定的时间较晚,同时因天气、场地光线、场地空间大小了解不细致,导致布场物料需调整及更改的情况。改进建议如下: 需提前规划与做好预案,至少提前三个月启动场地筛选,同步推进“主场地+备用场地”双方案,应对天气、场地突发状况;踩点时需要携带尺子量清楚具体的尺寸(如背景板、KT板需精准适配场地),并关注采光、用电等细节。 (三)优化后勤与物资管理工作。 后勤组织与物资管理工作中,偶有出现物资数量清点及存放地不清晰、部分日用品分发不及时等情况,外出活动存在因人员补位不及时或物料准备不足影响活动流畅性的情况。改进建议如下: 1.加强物资组组长的统筹作用。 组长需提前协同全体志愿者完成物料清点、分工确认。培训中明确物资组需要主动提供服务,常态化开展物资自检、按需向班级派送日常用品等具体工作内容。优化沟通方式,各班的班主任积极与物资组成员提前对接,建立顺畅的沟通,及时处理日常问题。 2.完善物资管理。 细化“清点+复核”流程,组长提前与志愿者进行双重核对,预留备用物资。针对户外活动,要有安全保障的意识,依据活动类型(如海边、泥地足球等场景),配备相应的药品、急救包及防护用具,筑牢安全底线。 (四)关怀各参营人员,提升活动体验感。 在本次夏令营开展过程中,因学生为未成年人,活动关注点大多聚焦于学生群体,对教师班的关注力度略显不足。从自然体验活动和游戏的设置来看,内容设置也更倾向学生,能让参营教师深度体验的环节较少。改进建议如下: 1.教师班活动内容设计调整。 规划教师班课程时,着重增加体验式教学内容占比。可引入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如开展游戏化教学实践活动,设定趣味教学主题与游戏化任务,让教师在模拟情境中,运用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化学习,亲身体验如何将游戏元素与教学目标深度融合。 2.优化户外活动设计。 组织户外活动时,选择兼顾学生和教师的主题,邀请教师以团队方式参与或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成为助力,强化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及体验感。
附件:《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MOart Program2025MOart夏令营活动费用决算》
致谢(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诚挚感谢EPO时尚集团为项目、活动提供资金、资源支持。 诚挚感谢阳东区妇女联合会作为协办单位助力活动的顺利开展。 诚挚感谢授课老师梁镇兴、陆昱绮、陈超明、胡云、郑满意、陈君君、彭楚凌、潘卓姿为夏令营设计、教学丰富有趣的课程。 诚挚感谢志愿者朱雁妃、胡后娣、梁周、卢影薇、李雁玲、林映红、江敏浠、吴嘉丽、刘玉兰、梁丽清深度参与活动,为夏令营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25年8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