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本会)MOart Program(以下简称项目)致力于改善乡村学校美术教育环境,支持乡村美术教师成长,助力乡村学生实现艺术梦想。为推动过往项目内容和支持方式的优化升级,带来更扎实的美育发展成效,2025年,项目再次为信宜市新宝镇、思贺镇、合水镇、平塘镇8,857名师生送去了承载艺术梦想的MOart绘乐盒,并为72名信宜市乡村美术教师开展了美术培训活动等。 活动由本会与信宜市新宝镇、思贺镇、合水镇、平塘镇中心学校联合主办,EPO时尚集团与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鼎力支持,新宝镇中心小学提供场地保障。多方力量汇聚,共同为乡村美术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2025年秋季乡村教师美术培训与入校派发绘乐盒活动顺利完成。 (一)美术教师培训 9月18-19日,项目联合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专家团队,特邀高中美术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国少儿版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磊老师担任主讲,为信宜市乡村美术教师提供为期两天的专业培训。“MOart绘乐盒(初阶)使用培训”由本会工作人员面向未曾参与过此主题学习的乡村美术教师开展。 (二)绘乐盒派发 与此同时,MOart绘乐盒也如期而至。为了让乡村孩子们能在新学年的美术课及时用上绘乐盒,8,857个绘乐盒在9月上旬已全部运送到各镇项目校。 9月16-19日,本会工作人员与四镇中心学校项目对接人一同,分别前往合水镇第一小学、思贺镇中心小学、新宝镇中心小学和平塘镇中心小学,为8个班级的学生现场派发绘乐盒,通过互动提问、PPT介绍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新一年MOart绘乐盒的变化,邀请学生在作品集中发现自己或同学的作品,并鼓励孩子们勇敢创作、积极参与项目的各项活动。 (一)调研报告 为了解本次活动成效,在教师培训活动结束之后,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对回收的教师反馈问卷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数据汇总,得出《乡村学校艺术教育项目2025年秋季乡村教师美术培训反馈报告》。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本次培训教师整体满意度较高,平均分值为4.84(评分采用1-5分制),98%的教师给本次培训打出4分及以上的高分。 通过培训,教师掌握了版画制作的具体技术细节,在教学理念、技能应用和职业认知上均有提升。理论学习方面,85%的教师认识到“生活处处是艺术”,美育的重要性远超技法传授,日常教学也可融入乡土文化。实践应用方面,90%的教师学会了如何用身边的材料和专业技法制作出色的版画作品。部分教师还开始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例如提出可以将版画技法融入美术课教学等创新实践思路,还提出跨学科融合案例,认为此次培训所教授的方法对其他学科教学亦有启发。 (二)教师培训课堂反馈 本次课程注重“动手实操”,让参训教师在亲身实践中体会版画创作的多样技法与内外关联,帮助乡村教师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有效提升美术教学能力。培训第一天上午,刘磊老师结合乡村教学的实际,以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与参训教师分享了版画创作的基础理论,探讨了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版画课程应用与实施策略。接下来的一天半培训中,刘磊老师及两位助教老师采用示范教学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使版画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在教师们刻画作品、研磨墨浆、推压滚筒的过程中,变得具体且可操作,同时,沉浸式的创作也让教师们在培训中获得了更多有关美育的灵感。 “这次的活动让我充分体验了版画创作,感觉2天时间很充实、培训很到位,我们通过动手操作,能够更直观地体会到作品是如何诞生的,认识到创作的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和改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如何带领学生体验这些美术课程。”“我是这个学期才开始任教美术的,这次的培训课程增强了我开展美术教学的信心,老师给了我很多启发,例如信宜这边有很多竹子,我之后也想试着结合当地的自然特色,带领学生们一起创作。”参训教师的反馈表明,此次培训不仅帮助教师们重拾了对乡村美术教育的信心,更激发了ta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与热情。 (三)学生反馈 9月16-19日,本会工作人员先后前往四所项目校,为8个班级的学生现场派发绘乐盒。活动现场,乡村学生们“沉浸式”地探索着绘乐盒中的奥秘:有的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最新一年的作品集,有的爱不释手地捧着色彩缤纷的黏土,有的迫不及待地拿出水彩笔开始涂画…… “好像橙色盒子上的英文字有点不一样啦!”“今年的水彩笔变成了18个颜色!”“黏土和彩纸也变多了!”……孩子们争先恐后、欣喜雀跃地分享着新一年绘乐盒的变化,ta们对于艺术创造的兴趣与灵感,随着MOart绘乐盒的到来,再一次被点燃。 (四)媒体传播 本次活动通过多渠道发布信息和开展宣传,截至2025年10月8日,在本会公众号发布了2篇推文,在MOart服务号发布了1篇推文,并在爱童行视频号、MOart抖音号发布了活动相关短视频,累计吸引了511人次用户浏览。此外,在今日头条发布了1篇新闻报道。此次传播展现了本次乡村教师培训及绘乐盒派发活动的情况,反映出乡村师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以及开展美育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一)完善活动入场与签到流程,提升参与体验。 本次活动整体流程顺畅,教师参与积极。在签到与物料发放环节,为更高效地服务参与教师,可进一步优化流程设计与现场引导,以提升活动开场的整体体验。改进建议如下: 1、提前发布领取通知。 在活动开始前,通过沟通群等渠道,明确物料领取方式与注意事项,帮助教师提前了解流程,避免误领或漏领。 2、灵活配置签到人员。 根据参与人数动态安排签到处工作人员,设置清晰的流程指引,在集中入场时段适当增加人手,缩短等待时间,确保签到环节有序进行。 (二)优化培训安排,促进学习吸收与转化。 本次培训在整体安排上取得了良好反响,但在内容密度和课程节奏上尚有优化空间,较长时间的学习容易给教师们带来疲劳感,进而影响知识的吸收效率;此外,培训后的实践转化阶段如能获得更多系统性支持,将更有助于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地。改进建议如下: 1、调整培训时间、场地安排。 将原本集中的单次长时培训适当拆分,改为分阶段、分主题的短时(1天)培训,以缓解连续学习带来的疲劳。培训筹备前期,充分与主讲导师沟通,了解培训场地及物资需求,项目工作人员结合实际参训人数,与项目校对接人共同协调合适的培训场地,并提前进行布场,如桌椅分组摆放,美术工具准备等。 2、建设系统化、可复用的数字教学资源。 在组织线下集中培训的同时,可对课程内容进行录制并建立回放机制,便于因时间冲突无法现场参与的教师后续自主学习,也便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时查阅复习关键知识点,及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三)优化拍摄与采访流程,提升内容呈现效果。 本次拍摄及采访工作整体推进顺利,但在内容采集过程中,部分素材与企业预期相比,仍存在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在拍摄风格上,可更注重抓拍特定场景下触动人心的瞬间。采访环节的准备时间也相对紧张,问题设置可进一步贴合学生的语言习惯,以此激励学生充分表达。改进建议如下: 1、细化前期沟通与准备。 在活动前,结合项目传播及企业方的需求,就拍摄重点、访谈问题进行深入沟通,明确素材采集方向。提前将采访提纲提供给相关师生,使其能适当有所准备,表达时也可更从容和深入。 2、完善现场执行与引导。 进行学生访谈时,宜采用单独访谈的形式,以避免相互干扰,确保不同学生观点的独立性。此外,访谈者也应注重引导技巧,帮助学生更自然地表达个人感受。 (四)深化培训内容与后续支持,延伸培训效果。 为进一步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与延续性,支持教师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后续培训优化工作可围绕内容深化与长效支持机制建立展开,改进建议如下: 1、引入“材料创新应用”专题。 在现有艺术实践课程中融入材料探索环节,激发教师对多种艺术媒介的创造性运用能力。 2、开展“艺术教学转化”专项指导。 面向非美术专业背景的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转化培训,帮助其将艺术知识转化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3、推动校本艺术课程开发。 以“生活化艺术”为主题,结合地域文化特色与学生实际情况,共同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艺术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适用性与趣味性。 4、建立长效跟踪与支持机制。 通过定期回访、教学案例分享、线上交流等形式,持续关注教师训后实践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助力培训成果的有效落地。 致谢(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诚挚感谢信宜市新宝镇中心学校、思贺镇中心学校、合水镇中心学校、平塘镇中心学校联合主办活动,共同推动美育在乡村学校的发展。 诚挚感谢合水镇第一小学、思贺镇中心小学、新宝镇中心小学和平塘镇中心小学为活动提供场地支持,感谢各校师生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及绘乐盒现场派发活动。 诚挚感谢EPO时尚集团为活动提供资金、资源支持。 诚挚感谢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为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附件:《MOart Program2025年秋季乡村教师美术培训及入校派发绘乐盒活动费用决算》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2025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