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专项基金
贵州学子羊城筑梦,城乡共绘成长蓝图
  • 所属项目:蝴蝶助学专项基金 -> 困境学生助学项目 -> 媒体报道2025-08-211057

“我心中已经种下了一个小梦想:我想考中山大学。”

“看到贵州的传统扎染图案,竟然被印刷到一个个精美的陶瓷餐具上,作为贵州人,真的很自豪!”

“无人驾驶深深震撼了我!”

参加“小梦想·看世界”研学夏令营的同学,在结营仪式上逐一分享着这次研学之旅对自己的影响。

近日,由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以下简称“蝴蝶助学”)策划的第五届“小梦想·看世界”研学夏令营在广州圆满举行。来自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的16名优秀学子,怀揣梦想跨越千里,在羊城广州开启了为期五天四夜的沉浸式研学之旅。本次活动聚焦“企业探访、高校交流、文化探索、应急实训”四大核心板块,旨在为乡村青少年打开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深度体验城市发展脉动,点燃职业理想火花。在蝴蝶助学资深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及随队教师的全程陪伴与护航下,本次夏令营不仅是一次难忘的旅程,更是“经济支持”与“成长赋能”双轨并行助学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与成功探索。



从经济帮扶到成长赋能:双轨并行的深度关怀

自2006年起,蝴蝶助学致力于为贵州省及广东省的青少年提供持续成长支持,助力其学业发展。自2023年“困境学生助学”项目在贵州省台江县启动以来,蝴蝶助学已累计为台江县民族中学的32名高中生提供了切实的经济援助。本届“小梦想”夏令营标志着项目的深化与升级,将单一的“经济帮扶”拓展为融合“视野开拓、职业启蒙、能力培养、情感联结”于一体的成长赋能综合体系。

蝴蝶助学项目负责人在活动中强调:“我们期望通过‘走出去’的方式,让乡村青少年亲眼见证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走进企业,他们得以触摸产业发展的前沿脉搏;对话高校,能有效激发他们内在的求知动力;而城乡之间的深度互动,则为他们搭建了一座长期交流互助的桥梁。” 

文化浸润启智之旅:书海徜徉播种求知梦想 

作为本次研学之旅的“文化加油站”,同学们特别探访了被誉为“城市文化客厅”的广州图书馆。在馆员蔡东恺的引导下,乡村青少年们不仅穿梭于极具现代设计感的宏大书海中,还亲身体验了便捷高效的自助借阅系统、丰富的数字资源和安静的阅读空间。从地方文献到前沿科技,海量的藏书与智能化的服务令他们惊叹不已。



一位同学在体验后感慨:“这里安静又充满力量,像知识的海洋,让人瞬间沉静下来,只想好好读书。”此次探访,不仅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魅力与获取知识的便捷,更在他们心中深植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研学实践沉浸体验:多元探索播种梦想

夏令营行程丰富而紧凑,亮点纷呈。在JOYYE卓艺陶瓷艺术生活,学生们不仅欣赏到精美的陶瓷艺术品,更聆听了设计师分享将“艺术融入生活”的职业心路历程,感受创意产业的魅力,更有那份打响中国陶瓷品牌的民族自信和企业担当。走进科技前沿的滴滴自动驾驶,学生们亲身体验了L4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工程师现场解密人工智能如何构建未来交通图景,引发了阵阵惊叹。高二的杨同学在当天的成长档案中写道:“原来算法工程师的智慧,真的可以改变千万人的出行方式!这太酷了!”



而高校交流作为核心板块,为学子们打开了学术与专业认知的大门。在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工业设计展览馆,琳琅满目的创新设计作品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设计如何驱动产业升级、服务美好生活。走进底蕴深厚的中山大学校园,古朴的建筑、浓厚的学术氛围,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对高等学府的向往与追求知识的火种。每一个精心设计的环节,都在乡村青少年心中悄然播下了梦想的种子。

机制创新温情延续:伙伴同行筑梦未来

为确保研学效果最大化并促进成长可持续,本次夏令营创新构建了“成长伙伴圈”机制。由经验丰富的蝴蝶助学志愿者、大学生朋辈导师及随队教师组成的三方团队,根据学生反馈,动态优化活动方案。精心设计的引导性任务,如“记录今日最酷科技”“绘制我的未来职业画像”等,贯穿研学全程,驱动深度思考。

结营仪式上,一面贴满彩色卡片的“寄语墙”无声诉说着贵州少年们的所思所想。带队邰老师动情地分享:“这些孩子曾以为走出大山的人生选项只有打工或务农。如今,他们敢于站在广州塔下,向世界大声喊出自己的梦想。这份被点燃的勇气与自信,未来必将裂变成一股改变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力量。”



“当知名企业向孩子们分享职业故事,当顶尖学府为他们点亮学术的灯塔,公益的意义便超越了简单的物质传递。”蝴蝶助学负责人总结道,“贵州少年们此行带回大山的不只是前沿的知识与见闻,更有被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温柔以待的信念与力量;而广州的志愿者伙伴们,也在苗族歌曲的悠扬中,读懂了乡村的坚韧与期盼,在少年们炽热滚烫的梦想宣言里,再次照见了自己投身公益的初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郭雪敏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琳 通讯员:郭雪敏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



☆ ☆   推荐专项基金   ☆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