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南方+】一家民间慈善组织为何能走过20年?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2024-05-22618

9年前,有个“头箍女孩”婷婷在广州引发了全城关注。

婷婷一出生就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神经纤维瘤脊柱侧弯。2015年,由于病情恶化,婷婷的妈妈咬咬牙,带着她来到广州医治,当时医生建议在她头上装一个大铁环“头箍”。为了筹集30万元的手术费,他们决定走上街头叫卖自制的手工花。

经媒体报道后,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简称“恤孤助学会”)了解到婷婷的情况,几次在慈善拍卖会上为她募集治疗费用,志愿者让她们住在自己家,悉心照顾。最终,婷婷完成了全部手术,摘下了“头箍”,重返校园。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成立二十周年感恩联谊会在广州创投小镇举行


这是婷婷在近日举办的恤孤助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感恩联谊会上分享的故事。20年来,有许多的“婷婷”得到了恤孤助学会的帮助。

老会长王颂汤分享了一组数据:20年来,他们累计筹款2.96亿元,资助性支出2.45亿元,资助了广东省42个县(区、市)孤贫学生38808名。

做好事不难,好事做了20年,就需要付出许多的艰辛。作为广东首家民间慈善社团,恤孤助学会如何走到今天?映照出广东慈善公益土壤怎样的变迁?通过几个切片,或许能窥见一二。


见证政策体系逐渐完善

恤孤助学会的成立,经历了不少波折,烙着那个年代民间团体发展环境的印记。

时间拨回到世纪之初,民间慈善社团还很少见,相关的政策处于探索阶段,社会认知也有限。

2002年年底,包括王颂汤在内的12位发起人计划组建一个公益性民间组织“广东为了明天孤儿教育慈善基金会”。


现场播放播放二十年回顾短片《不孤》,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


当时的政策规定,民间社团登记要有主管单位。为此,王颂汤先后找到了省政协、省侨办,但由于条件限制,都没有成功。2003年11月,事情出现转机。他找到时任省民政厅的负责人,其对此事颇为重视,并为这个团体定下了如今的名字。

于是,由省民政厅作为主管单位,民间组织管理局依法依规办理登记、审批手续,恤孤助学会的申办进入了法定程序,并在盖了41枚公章之后,于2004年5月拿到了“准生证”。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广东也开启了系列全国领先的改革。如率先为社会组织登记“松绑”。从2012年7月起,除了特别规定和特别领域,在广东省内成立社会组织,不用找业务主管部门挂靠,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

2012年5月1日实施的《广州市募捐条例》首创性提出了放开公募权、扩大募捐主体等募捐制度,赋予民间慈善募捐合法地位,将募捐主体扩大到慈善公益类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非营利的事业单位。这项改革措施被2016年实施的慈善法吸收采纳。募捐条例激发了社会活力,“全城义剪”“全城义载”等一系列民间救助行动相继开展。

王颂汤感慨,随着国家政策越来越开放,民间组织在公益事业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诚信透明运作 喊话捐赠人随时查账

去年,共有37.7万人次给恤孤助学会捐赠,平均每天有1032人次。这是怎么做到的?

诚信是民间慈善组织的生命,机构的运作机制尤为重要。王颂汤带领团队确立了依法办会、诚信办会、透明办会、节约办会四大办会原则,建立了55项管理制度。

一封《给捐赠人的公开信》经常被他挂在嘴边。

“我们诚心地邀请您或您派律师、财会等专业人才,在任何时候,可以在事先不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前来查询,审核和指导。我们将提供全部资料和工作方便。”


志愿者团队表演节目《不困》


早在创会当年,恤孤助学会已建立了网站,公开捐赠清单、财务报表、财务报告、资助清单等资料,方便公众监督。他们还邀请了会计师事务所对账目进行审计并公开。就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诚信举措,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加入其中。

实际上,恤孤助学会的诚信透明运作,与广州慈善组织公信力体系的构建密不可分。

《广州市募捐条例》强化了募捐备案许可,强制公开募捐信息,并在全国首创性规定,募捐工作成本应当控制在已经公布的募捐方案所确定的工作成本列支项目和标准之内,一般不得高于实际募捐财产价值的10%。

今年,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指南》团体标准正是由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广州市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完成。

2017年至今,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工作已走过了6个年头。透明度评价已成为广州慈善的一大特色品牌与广州慈善组织评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通过对上一年度慈善组织的透明度情况进行“健康体检”,找出其中的进展与不足,提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对策建议,有效促进了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

去年10月,恤孤助学会再次获得广州地区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A级,这是他们连续6年摘得这个荣誉,还曾获“中华慈善奖”“南粤慈善奖”,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5A级慈善组织。


汇聚一帮真心想把公益做好的人

符合社会需求,是恤孤助学会开展项目的信条,由此,他们也见证了社会对于慈善需求的变化。


志愿者团队表演节目《不畏》


随着政府对孤儿的兜底保障和帮扶关爱政策越来越完善,恤孤助学会的救助对象逐步移向重症儿童,2012年设立救助重症贫童项目,为他们的家庭雪中送炭。

后来,恤孤助学会又开展各种类型的成长关怀项目,举办了冬夏令营、美育支教、体育支教、改建学校图书室等活动,受惠的乡村师生、特殊儿童达24.7万人次。

随着公益理念的种子在社会播撒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人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


恤孤助学会展示各专项基金和成果


恤孤助学会作为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提供了服务社会的平台。恤孤助学会的志愿者已经有4694人,专职人员14人。他们对志愿者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汇聚了一帮真心想要把公益做好的人。

王操和妹妹曾是恤孤助学会资助过的学生。2008年,在王操8岁的时候,家中遭遇巨变,父亲在外打工病故,家里剩下二级残疾的母亲、80多岁的爷爷还有年幼的妹妹。

2012年,2名身穿绿色衣服的恤孤助学会志愿者出现在他们家中,自此每学期他们都会收到一笔500元的助学款。有一回,他们家的屋顶在台风中被一扫而空,政府部门和恤孤助学会志愿者又再次到来,给他们送去一些书、礼物和慰问金,并帮助他们重建了家园。

如今王操已成为了一名教师,妹妹也工作了,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王操如愿成为了恤孤助学会志愿者的一员,将自己所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处于困境之中的孩子。


受助学生代表王操故事分享


“我们按照把好事做好的思想,在慈善的一个细分领域,做好、做精、做极致,探索民间慈善事业的路径。我们探索了20年,还得继续探索下去。”王颂汤说。


【采写】南方+记者 吴晓娴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通讯员 刘俊杰

编辑  蒲思伊

校对  居伟强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